在线投稿:lgxtxz@163.com | 新闻热线:0915-2529090   设为主页 | 加入收藏 | 繁體中文 
 首页 > 文学艺术 > 正文
【我的脱贫路】六口有家麻辣烫
时间:2017-12-15  来源:原创  作者:吴应勇 

“走,到六口桥头吃麻辣烫去”。一到下午,县城好多年轻人三五成群一吆喝,骑着车十几分钟就到了。点几串喜欢吃的菜,再上几瓶饮料,一面赏着乡村风光,一面讲着天南地北的故事,顺便刷着微信,然后乘着清凉的晚风,哼着小调回去。

店老板小向是个三十多岁的年轻小伙子,乍一看和正常人没什么两样。了解才知道,小伙子身体不好,患有“肌肉萎缩症”,手臂和大腿没有肌肉,自然也没有力气,而这个病和基因遗传有关,目前还是世界性难题,虽然跑了不少地方,找了不少专家教授,也没有什么效果,医生建议保守治疗。因为没肌肉,身上没什么力气,坐下去只有在人搀扶的情况下才起得来。因为家里没有劳力,加之小孩上学,自己又到处治病,欠下不少钱,经济十分困难,2014年经本人申请成为贫困户。妻子小周长得小巧玲珑,说话比较快,有点雷厉风行的样子。当初嫁给小向的时候,家里老人身体还好,有个粮食加工厂,喂着几头猪,日子也还过得去。后来添了小孩子,父母的年纪也慢慢大了,加上小向经常外出看病,花了不少钱,还借了亲戚朋友一些钱,日子一天比一天紧张起来。

一次偶然的出行,小两口发现民主街上的麻辣烫味口好,生意也不错,于是萌生了开一家麻辣烫的念头。妻子以前也在别人的麻辣烫店里干过一阵,但对有些配料还不清楚,于是小周只身来到成都亲戚家,找到一个当地最有名的店,先打下手,洗菜、切菜、穿菜,好长时间师傅才教配料、调味等核心技术。回到六口,夫妻俩在六口桥头租一个铺面并挂上“桥头麻辣烫”招牌,办起了麻辣烫,开启了自己的创业历程。

六口是个小集镇,常驻人口不多,加上近年来很多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,刚开始生意并不好,只是附近的群众偶尔来尝一尝,每天能卖几百元就算是很不错了,除去成本也没什么利润。但他们的菜数量足,价格也不高,有人建议他把数量弄少一点,这样利润就高了,还有人给他传授“秘籍”在烫料中加入一种中药,不仅味道好,还能让人越吃越想吃,也就是“上瘾”,这样生意自然就好了。但小向可不这样想,他说集镇的人流本身就少,就要靠口碑来吸引人,所以质量、数量、口味、卫生、服务一样也不能差。他们不断向同行请教,提升自己的烹饪技能,也抽空到别家的店品尝,看看有什么新鲜的菜品,回来就赶紧试验。一开始他们用成都老店的配方,也就是正宗“川味”,选用浓重又偏辣的红汤作汤底,但陕南人对这种浓烈的麻辣味有点吃不消,小周就对原来的配方进行了改良,减少了辣椒和花椒的量,而加入了本地人喜欢的配料,于是六口版的麻辣烫就粉墨登场了,没想食客们还喜欢这个口味,于是一传十,十传百,来的人也越来越多,生意也一天比一天好。

时间慢慢的过去了,六口桥头麻辣烫名气也慢慢大起来,连县城和邻近乡镇的“吃货们”都慕名而来,从安康返回的乘客也经常会在此停一下车,烫几串麻辣烫,要一碗米饭,简单方便,还经济实惠,生意也日渐火爆。小两口一天到晚都是手忙脚乱的,一清早小周就骑着三轮车到城里买菜,回来赶紧清洗、穿菜、整理、熬汤,到下午三四点以后客人就陆续来了。小向因身体关系只能坐在固定位置或穿或烫,小周则跑前跑后的忙个不停,这样的节奏一直要持续到半夜,晚上回到家,小向连手都抬不起来,有时疲乏得衣服没脱就倒床便睡。年迈的父母看在眼里,急在心头,经常不顾体弱的身体,抽时间到店里帮忙。就连上小学的儿子也在学习之余到店里为爸爸妈妈帮忙。在家人的全力支持下,通过自己的辛勤努力,小向逐渐还清了债务,看病的钱有了,日常的开销也有了着落,慢慢的还有了一些积蓄。

现在的小店是租别人的房子,面积小,就餐环境简陋,有些讲究人觉得不能接受。下一步,小两口计划把店面装修一下,如果有可能再把面积扩大一点,差人手,正好可以请村上贫困户家里的人。只要小店有生意,大家都有收入。小向还有一个想法,等到时机成熟了,他想把六口麻辣烫注册一个商标,再把店开到县城去,到时候一边做生意,一边招呼孩子上学,这样就可以一举两得。

编辑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