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线投稿:lgxtxz@163.com | 新闻热线:0915-2529090   设为主页 | 加入收藏 | 繁體中文 
 首页 > 文学艺术 > 正文
弘山寨精神,图发展之路
——登全胜寨有感
时间:2019-01-08  作者:朱良 


动荡岁月聚山寨,

踞险御匪多无奈。

深壁固垒有校舍,

感概巴人真情怀。

古寨残垣满目夷,

险山危崖挂云梯。

开山劈水图发展,

山寨精神永相传。


提起山寨,对打小生活在平原的我来说,更多的画面只是在影视剧中见过,不外乎是一群占山为王、打家劫舍,大碗喝酒、大碗吃肉的绿林草莽。

来陕援教不久,有幸参加了岚皋作家协会组织的“探秘巴山古迹,感悟历史变迁”采风活动。从当地作家的交流中,我第一次听到“山寨文化”一词,不禁犯了嘀咕:山寨文化是个什么文化?土匪文化。心中不由感叹巴山文人阿Q式的创造精神。

一行人早早从县城出发,汽车在蜿蜒曲折的盘山公路上行驶。秋季的山岭五彩斑斓,山顶云雾缭绕,在阳光的照耀下,忽隐忽现,有如仙境;清新的空气中弥漫着一丝山区特有的湿润,沁人心脾,也让我对这次采风活动有一丝新奇和期待。

采风到达的第一座山寨叫红岩寨。过了堰门镇青春村,汽车拐进了一条更为弯曲狭窄的村道,说是道路,远看根本就没有路,只能看到汽车在杂草丛生的山坡上颠簸挪动。坐在车上的感觉更是恐怖,一侧是直立的山石,另一侧是深不见底的悬崖,沿途无数Z字形、U字形的山道弯弯,汽车在坑坑洼洼的山路上艰难前行,坐在车里感觉像是在悬崖边跳舞,让人大气也不敢出,深怕呼吸重了会影响汽车的平衡。之前的兴奋和新奇早已荡然无存,只剩下惊恐和忧虑。

汽车好不容易开到一个山坳坳处停了下来,我以为到了目的地,长出了一口气。同行的作家说,这儿才是我们今天登寨的起点。话不多说,一行人沿着之字形,狭窄处只能容下一个脚掌的山路蹒跚向上。踩着杂草丛生的山路,身处荒凉寂静的野岭,看着远处陡坡上石屋里飘出的缕缕炊烟,心中居然产生了一种从未有过的平淡和安宁。

不知谁喊了一句:快看,上面就是红岩寨。抬头望去,对面的山尖尖上,隐约能看到一座四四方方、黑魆魆的城寨。越往上山路越陡,到了山寨所在的山头,已经完全没有了路,一行人硬是在枯草和灌木从中踩出了一条路,蹬着山石和枯枝,总算攀上了山寨。哇!好一座山寨!高达几米到十数米,宽一米多的寨墙全是用一块块条石垒砌而成,顺着山顶的地势延伸开去,首尾大概有五六百米。伫立在寨墙的废墟上,望着脚下高高低低的群山和远处蜿蜒逶迤的汉江,让我这个一向害怕登高的人心中激起一股“会当凌绝顶,一览众山小”的豪情!

山寨虽已破败,但旧日的雄伟轮廓和精妙的建筑艺术依稀可见。让我不得不佩服,是怎样的一群人,有如此的眼界和胸怀,选择在这样一个险峻的山顶建起这样一座宏伟的城寨。自此,我有了进一步了解当地山寨文化的强烈愿望。

在同当地作家的交流中,我对巴山地区的山寨有了全新的认识。山寨在中国,可以说无山不寨,有山就有寨,规模有大有小。在近代的民国初年,军阀混战、土匪横行,在川陕一带尤为突出,当地居民为躲避匪患,保护家园以求安定生活,并村为堡,在山顶险要之处建起一座座易守难攻的军事山寨。我恍然大悟,这些山寨,并不是土匪为打家劫舍而筑的老巢,实是当地百姓的无奈之举。此时再看这座规模宏大的建筑,我能感受到,每一块沉甸甸的石头,每一道厚重的寨墙,无不凝结着当地百姓的汗水和智慧。我在想,如果不是心中那份对亲人、对家园的挚爱,不是心中那份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,真的怀疑还会产生如此让令人惊叹的壮举。

他们说的没错,这确实是一种文化。山寨虽已成残垣断壁,但它很好的记录了大巴山地区人们生存、生活的艰辛;展示了他们高超的建筑艺术和军事艺术;见证了大巴山地区沧桑而又辉煌的历史。

第二天,我们采风的地点是更负盛名的全胜寨,因在与外来武装的多次交战中全胜而得名。出发前,我特地了解了岚皋县旅游局对全胜寨的介绍。相比红岩寨,全胜寨规模更大,地势更险,防卫更完善。全寨由四部分组成:南门小寨、东门大寨、北门巴山寨、西门平安寨。四个寨子就是四层防护,一层比一层高、一层比一层险,整个山寨具有很高的军事、文化和考古价值。

第一天的红岩寨给了我很大的惊奇,我对即将攀登的全胜寨充满期待。和第一天一样,汽车在弯弯曲曲、坑坑洼洼的山道跳跃前行,所不同的是这条路比去红岩寨的村道要热闹一些,除了上上下下的轿车外,还有大型工程车喘着粗气,呼哧呼哧的往上爬,整个山道上尘土飞扬,跟在工程车后面,我们来到一建设工地。下了车,放眼望去,这是一片山前的开阔地,几台大型挖掘机正在山坡上作业,工程车在崎岖不平的石路上来回穿梭,卷起一阵阵尘土,好一派热闹的景象。当地的村干部介绍,这里就是民主镇全胜寨景区建设现场,全胜寨就在我们身后的山上。从山脚往上看,这里的山崖更高、更陡,顺着村干部的指引,我们隐约看到位于山巅之上寨子的影子。

在感叹气势恢宏的山寨之余,更让我惊叹的是山前新修的那条人工梯道,这条混凝土浇筑的梯道顺着山势蜿蜒向上,从山体的一侧宛转到另一侧,再顺着高高的山梁延伸向另一座山峰,直至消失在山影之中,宛如一条白色的长龙。众人拾阶而上,边走边看,有说有笑。越往上山势越陡,一个个头上逐渐渗出了汗水,越走越累,越走越慢,交流中更多的是感叹梯道修建的不易。最终,众人凭着一股惊人的毅力,登上了全胜寨。

如果说红岩寨带给我的是惊奇,那全胜寨带我的则是震撼。它的险峻和气势,它的军事防御设计一点不亚于我国的边寨长城。根据山寨上石碑的介绍,全胜寨有着其它山寨无法相比的独创性,那就是军事和生活的结合:有战事要防守,没有战事要生产、生活、生存,还要教书育人办学堂。这让人不得不感概巴人的胆识和胸怀。在这样艰苦的岁月中,在生存受到威胁的情况下,居然不忘教育,不忘对子孙后代的培养,这是怎样的一种思想境界。这让我对山寨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,那就是巴山人的顽强、坚韧和乐观向上不服输的精神。

在归途中,我们路过了工人做饭的地方,一大锅热气腾腾的白米饭,两个很大的汤锅,一个盛的是炒白菜,一个盛的是焖萝卜。正值吃饭时间,工人们陆陆续续地顺着山道下来,辗转腾挪,如履平地。走到近处,他们热情地打着招呼,邀请我们一起吃饭。常年的风吹日晒,他们的皮肤黝黑、粗糙,但不失淳朴和真诚。他们各自端着饭碗,随处而坐,边吃边相互开着玩笑,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。这一幕让我感动不已,简单的粗茶淡饭、繁重的体力劳动,没有消磨他们对生活的热情,没有泯灭他们对世界的真诚。

岚,山中之雾气;皋,水边之高地。岚皋,多么富有诗意的名字。对于我这样的外乡人来说,这里山清水秀,远离都市的喧嚣,独处一隅,世外桃源一般的存在。但在当地人看来,尤其在经济发展面前,可能穷山恶水、穷乡僻壤的词语更适合。岚皋全县层峦叠嶂,沟壑纵横,受限于地形、交通、地理位置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,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滞后,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。

贫穷、落后、守旧,可能是所有人对贫困县的共识,但我要说,这只是外人的偏见。古往今来,岚皋山区的人们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,创造了最富有鲜明个性的山寨文化。今日的岚皋,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,一条条平坦的公路连接着每个乡村,连接岚皋和安康的高速公路即将贯通。千千万万的岚皋人民,就像全胜寨景区的建筑工人一样,正以一种积极、乐观、向上的精神,用自己的勤劳和坚韧,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,创建更加美丽的岚皋。

这是山寨文化的传递,更是山寨精神的传承!


作者系“苏陕协作”来岚支教老师,现任教于岚皋县城关中学。






编辑:管理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