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线投稿:lgxtxz@163.com | 新闻热线:0915-2529090   设为主页 | 加入收藏 | 繁體中文 
 首页 > 媒体关注 > 正文
安康日报:大山流“蜜”
时间:2019-04-25  作者:张佶 万静 姚瑶  


 

春水初涨,燕子飞回。清明过后,天刚亮,“养蜂人”候怀兴就已经开始了一天的忙碌。他早早地来到养蜂基地,环顾四周,选择了背风向阳、坐北朝南的地势放置蜂桶,再从摩托车上取出事先编织好的草帘盖上,并仔细观察蜂桶,确定好罩住的高度,小心翼翼地用塑料薄膜筒罩住蜂箱。

“这样就可以防止雨淋和寒风吹袭,巢安稳了,蜜蜂繁殖的速度才会更快,酿的蜜才更多。”候怀兴对笔者解释道。

现年40岁的候怀兴是岚皋县官元镇二郎村村民。2014年,因为交通条件落后和资金短缺,他们一家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。

在村民眼里,候怀兴是个爱琢磨、爱折腾的人,正是在他的发起下,二郎村于2017年成立了村上第一个养蜂协会,从而为全村村民开拓出一条致富增收的新门路,他也因此成为了全镇勤劳致富的先进典型。

官元镇地处岚皋县西南,与重庆市城口县接壤,而候怀兴所在的二郎村又处于大巴山深处,是全镇乃至全县最偏远的一个村。该村交通条件恶劣,基础设施落后,山大人稀、贫困面广、贫困程度深,传统的种养殖业仅能维持村民的基本生活。

这么多年来,候怀兴一人支撑起了全家5口人的生活重担。随着父亲年事已高、劳动能力下降,两个儿子又分别就读高职和小学,每年的生活费和孩子的学费成了压在他心里最大的石头。

为了全家的生计,候怀兴四处奔波。他在工地做过小工,也帮邻镇邻村盖过房,然而挣来的微薄收入只能勉强维持家里最基本的生活开支。面对困难,候怀兴开始在家里搞起产业:开小卖部、种魔芋、养猪、养鱼,最后踏上养蜂这条路。

说起候怀兴养蜂,并非出于偶然。一直以来,他的心里就有养蜂的打算,但那时候多半出于个人喜好,也没有养殖技术,每年养蜂到最后都无疾而终。

2016年初,候怀兴经过多方打听,自费5000元前往滔河镇一个家门处“拜师”学习养蜂技术。同年4月,他回到二郎村,在山里架起了12个蜂桶,经过悉心养殖,短短几个月后,他的土蜂养殖规模扩大到40余桶,当年便收获野生蜂蜜500余斤,净收入2万余元。

挣到第一桶金的候怀兴并没有满足现状,他继续扩大土蜂种群养殖规模。从2016年的40余桶,扩大到今年的100余桶,候怀兴成了村里名副其实的养蜂大户。

看到候怀兴养蜂尝到了甜头,村里不少农户纷纷效仿,向他求教养蜂技术。2017年4月,为了带动村民一起致富,他个人牵头联系村上其他6户土蜂养殖户,成立了“岚皋县官元镇二郎村养蜂协会”,6月,该协会在扶贫干部的帮助下取得了营业执照,注册资金10万元。目前,二郎村养蜂协会已发展村上贫困户会员20余户,并且队伍规模还在不断壮大。

闲暇时间,候怀兴经常通过手机微信上的“中蜂技术交流群”,向全国各地的养蜂户们咨询养殖技术。下一步,他准备进一步利用网络渠道加强学习,把“活框技术”融入到传统的土蜂养殖中,以提高土蜂蜜的产量和质量。

“接下来,我打算好好学习电商,好让城里人也尝尝我们大山里的宝贝。” 谈到未来,候怀兴信心满满地表示,他要让更多的村民了解养蜂,带动更多有发展意愿的贫困户一起养蜂,把村上已有的养蜂散户们拉入到协会中来,统筹管理、培训和销售,变“单打独斗”为“团队协作”。





编辑:管理员